在七月七的前一天傍晚 将黍米和大米混合,上锅蒸成黍米饭,摊开,放置至米饭温凉; 取几块旧年的引子,掰碎,以一碗温水化开,成糊状; 另取面粉一瓢备用。
将引子水倒入黍米饭中
缓缓倒入温水
放一瓢面粉,搅匀
还要有玉米面,细腻为佳
搅匀成为浓淡合度的酵子,用筷子挑起来呈滴落的浓厚状态,这就叫做“打酵子” (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写的,我家里都是这么说的,考虑很久,意译音译合起来,才写成这样子) 【打酵子是我北方老一辈人发面的重要手段之一,主料是面粉、引子、温水;另外还可以按不同需要放少许糖、猪油和鸡蛋,也有少数会另放少量的米饭,近年来 有人开始用些牛奶;如果要做杂粮面食,则会另放些杂粮面粉】
把酵子盖上盖,包起来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一夜 七月七,酵子开了,它会冒泡泡
把泡打下去,就像这样,画圈搅打使酵子消泡,打完收工; 盖盖子包被子,让酵子在温暖处继续发酵
兹要是冒泡了就得打消,然后再发酵,需要这样做七次 在多次淀粉糊精与糖的转化下,原本的米饭和各种面粉早已经化为浓稠馥郁的液体
第七次冒泡的时候先不要去搅打,倒一些玉米面进去,顺着一个方向画圈搅匀; 一定要画圈,不可以乱了手法。 添加玉米面的量要合适,大约搅成手握成团,手捻则散的程度就可以了;
玉米面若不够可添少许淀粉,不可以放面粉。 (淀粉只是备用品,不一定要放) 其实这个时候盆中内容物就是引子,面粉发酵所产生的香味此时已经十分的迷人,但是我们并没有做完
做新引子需要取用一些干燥的玉米叶做为铺垫。
抓一小把引子,反复抓握,把引子揉捏成内心紧实表面光滑的小团子
掌心相对,用揉圆团子的手法,把引子揉成飞碟型
成为碟形的引子放在手心,掌心相对,用两个掌心的空间把它压扁。 粑粑,这是我家乡对这种形状的叫法。 同时,我家乡对于这种形状的玉米饼子也叫“粑粑”,我的家乡有一道美食叫做“粑粑就鱼”。 (所以对于某些同仁对于便便的联想,我深表歉意。)
引子粑粑放在玉米叶上,在不见风的地方醒发一阵,发酵过后它们能再长高一点 它们的触感会变得非常的松软,非常松软。
醒发完成以后,晒干,这时请不时的翻面,注意晾干,一定不要让它们“捂了”,否则前功尽弃。 几天之后就可以干透了,请将它们妥善收藏以留后用
1.晾晒期间房中会有微酸的气味,需要为了美味而忍受 2.可以做成引子粑粑,也可以是零碎状,这就全凭个人喜欢。只是零碎的储存期间容易生小虫,要多费些心思照管 3.引子干透后需要装袋封口进冰箱冷冻一个周,再拿出晾到干透,如此一来不易生虫,常温储存也没有问题 4.不可以一直冻着,引子会被冻死的 5.用引子打酵子蒸出的面食与市售酵母的味道真的是云泥之别。 6.姥姥说了用这法子蒸的馒头不用放碱面。 7.家常发面两三斤面粉用半块至一块的引子足够了,过年过节走亲戚的饽饽制作的量大,两三块也就够了,如果用散的,请抓一大把 【在前一天晚上,引子用温水化开,打酵子,面盆要盖上盖 包被子,置于温暖处发酵一夜。 酵子发酵完成(老话叫做“酵子开了”),原本液态的酵子 体积或增大数倍,变成粘手的柔软面团,手沾面粉揉面排气(这是传说中的“戗面”),再盖上盖子放回温暖处继续醒发。有时温度宜人,酵子早开,凌晨就需要起床戗面。戗面要反复多次,面食才暄软轻盈,香甜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