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子来自于贵州卫视《詹姆士的厨房》,微信也有同名公众号,有兴趣看原视频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 詹姆士应该是一位对烹饪怀揣极大兴趣的人,平时热衷于给家人做饭,并很享受家人们都很享受他的手艺的幸福感。(好拗口的话) 记得在他哪期节目里说过他去日本学习过之类,但总感觉他不像是科班出身,而由兴趣牵引到各种学习研究尝试的结果。 他对于调味料的用量总会说“适量”,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每一家的食材用量皆不同,但对于首次尝试的人来说,就会有些困难,到底加多少算“适量”… 我也只能按照平时的经验来尝试了。
(1) 买回来的牛骨、牛腱、牛腩,都要先清水浸泡至少一小时,去除血水。 ⭐️ 我是浸泡过夜的,所以血水应该是去除得挺干净。
(2) 浸泡去除了血水的牛骨,骨白水清。 切一块姜,切成姜片也可以,花椒几十粒,准备炖牛骨清汤。
(3) 准备2锅清水。 一锅水用来汆烫牛骨去腥,放入牛骨,可加少许白葡萄酒,不加也没问题,大火煮沸后5分钟,将牛骨捞出(最好洗净)放入另一个锅里。 另一锅水放入姜和花椒,及汆烫后的牛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5-6小时,会得到一锅牛骨清汤。 按照詹姆士的做法,这锅汤将用于勾兑红烧牛肉汁,作为牛肉面的汤底。 ⭐️ 嫌这一步麻烦或买不到牛骨的可略过,也可买市售的浓汤宝之类的代替。 ⭐️ 牛骨汤除了兑汤底,还可以代替水,或部分牛骨汤部分水混合,用来后续(8)步骤的炖牛肉。
(4) 浸泡去除血水的牛腱/牛腩,表层肉被泡得白白的,切开内里是漂亮的肉色。 要先去除表层板油/筋膜,再切成大块。注意要切成比平时入口的大小再大些,因为后续炖煮过程,牛肉会收缩变小。 ⭐️ 这是我最烦闷的步骤,那些筋膜实在不容易清理,如果是买那种商家已经给处理干净的就最好,省时省力省事。
⭐️ 板油/筋膜剔除下来也别急着丢掉,可以小火慢煎炼出牛油,用来后续(7)(8)步骤的煎牛肉和炒红烧汁,就不必另外用油了。
(5) 卤肉包→ 草果×2,八角×2,花椒几十粒,桂皮×1,丁香×5。 可以再加一丢丢小茴香,我家不喜欢那味道就没加,也可直接买市售现成的卤肉包。 (6) 红烧汤汁的配料→ 姜3-4块拍裂,青葱3-5根切段,冰糖或白砂糖大约30-40g自行调节,酱油10勺大约100-120ml自行调节,辣椒2个。 ⭐️ 如果使用如图大块冰糖,需要先拍碎再下锅炒糖色,比较容易。 ⭐️ 詹姆士用的红色辣椒🌶️,我没买到红色只有绿色,这不重要,主要用来增味的。
(7) 煎炒牛肉→ 热锅热油,放入牛肉煎炒至表面焦黄,取出备用。
(8) 红烧汤汁→ 热锅热油,放入上述(5)(6)步骤的配料,先爆香姜块再放入青葱,出香后加入糖翻炒出焦糖,倒入酱油和完全没过食材的水,及2个辣椒,煮沸。 ⭐️ 这里的水,可以全部是水,也可以用牛骨汤,或者牛骨汤+水混合使用。
(9) 卤牛肉→ 将上述卤肉包/牛肉/红烧汤汁都放入深汤锅,煮沸后转中小火炖至牛肉软糯,大约1.5-2小时,甚至更久。 ⭐️ 如果是使用高压锅,詹姆士的参考时间是上汽后半小时。 ⭐️ 注意检查牛肉的熟度,如已达到自己喜欢的软糯口感就可关火,避免过熟过烂。
在台湾吃牛肉面,最关键的搭档就是炒酸菜,我经常是牛肉可以不吃,酸菜一定要三大勺,配着面吃太对味了。不提供酸菜的牛肉面店,对我来说没有吸引力。 所以,在等牛肉熟的期间,来炒酸菜。 买回来的袋装酸菜先泡水5-10分钟,略微揉搓一下拧干,降低原有酸度。 酸菜梗斜刀成薄片,酸菜叶切碎。 可加1-2个朝天椒切圈来增加口感,或者干辣椒,不喜辣的可忽略。
(10) 热锅热油,先放入辣椒爆香,再放入酸菜翻炒至水分收干,加入蒜末翻炒均匀即可。
(11) 兑汤→ 清炖牛骨汤+卤牛肉汤 = 红烧牛肉面汤。(哪个多哪个少的自行调节) (12) 煮面→ 沸水锅加少许盐,放入面条煮熟捞出放入牛肉汤碗里,再烫一把青菜放在面上,放入牛肉块,加青葱碎/香菜末/炒酸菜,就大功告成了。 ⭐️ “兑汤”这一步不是必须,如果你前面没有炖牛骨汤的话,就直接红烧牛肉的汤即可。
⭐️ 关于牛骨汤需注意的小窍门: 牛骨汤熬好隔夜后,会发现上层有一层已凝结的牛油,用滤网捞出,不然喝起来太油腻。可以选择丢弃,我选择留下后续炒牛肉。 牛骨汤通常一熬就是一大锅,很难一次用完,用不完的可以装进密封盒或冰格里冷冻成冰块,需要用时拿出来加热解冻变回牛骨汤。 卤牛肉要在开始时一次加满足够的水,如果炖煮过程中再加水会锐减汤头浓郁度,但换成原汤就可以很好地化解。
费这半天劲的,出去花钱到台湾餐馆里吃一碗特不香吗…🥴🥴 不过没有靠谱的台湾面馆,那就还是自己动手吧… 😔😔 想念台湾各种巷子里的面馆,尤其桃源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