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PP打开
《学徒面包师》第十回:夏巴塔,面包守护神还没有出现的做法

《学徒面包师》第十回:夏巴塔,面包守护神还没有出现

770人浏览 19人收藏 0人做过
APP中查看更多做法
作者: 柒分就好
柒分就好
夏巴塔是极简面包的代表,配方中只有面粉、盐、酵母。因为配料单一,为了获得更好的味道,在制作方法上采用波兰酵头或者意式酵头法,通过长时间预发酵,让面包获得多孔、松软的口感并散发出浓浓的谷物香。 这是一个含水量高达75%的面包配方(通常面包的含水量在65%左右),“夏巴塔”先后做了三次,都以失败告终。 望着一滩黏糊糊的面粉糊,结合最近做面包的经历,发现自己处于:成功了,不清楚原因,失败了,也不知道为什么的状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有一段讨论“成大学问者必经三个境界”,我琢磨着,在“做面包”这条路上,我是在“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呢?还是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呢? 成功的面包长一样,而失败的面包却各不相同...... 不管怎么说,“失败”总是有原因的吧,于是翻了几本参考书,在网上搜索相关问题的解答,大概得出失败的原因: 1、最主要的原因是环境温度。面团搅拌的面温要控制在28度以下,这几天气温都在30度左右,面团一经搅打,升温很快,导致面筋断裂。 2、发酵过度。还是跟环境温度有关,用鲜酵母,本身活性就高,在高温和高水分的条件下,发酵迅速,接着就迅速老化。按配方要求,放冰箱隔夜发酵,第二天居然看到液种升高再回落的痕迹。后来改干酵母并且减量来控制发酵速度。 3、含水量高的面团不易形成面筋,可能是水量多,面粉中形成面筋的分子距离远,不易牵手链接,解决方法是先预留一部分水后加入。 4、搅拌过度。前三项原因导致迟迟无法形成有力量的面筋,所以就一直搅拌,使已经形成的面筋也迅速断裂。 第四次,在前几次教训的基础上,又尝试做了一次意式酵头的夏巴塔,这回减少了酵母粉量,并且水分两次加入,用厨师机将面团基本和匀后,为避免高速搅拌升温快,使面筋断裂,改用手揉面,终于得到了一个饱满的面团! 做了《学徒面包师》里的六种面包后,我对“面包”的认识也有了一些变化。的确,大部分配方做出的面包都很有特点,也麦香十足,而且原料中的糖、油和其他热量食材都很少,可说是健康面包。再对比别家烘焙书里的配方,糖、黄油、鸡蛋、牛奶的比例都很高,做出的面包偏香甜。 起初,我认为面包就是原味的好,食材简单才是真正的好面包,后来发现,之所是这样,是因为,在欧美的饮食中,面包是作为主食配餐的,就像咱们的馒头、大饼,味道不需要太突出,只要本味厚道。而面包在中式食谱中,通常做早餐或点心,自然要有独特的味道。 新买的一本面包烘焙书中,作者的愿望是:面包是西方人的主食,如果面包也成为中国人的主食的话,这个市场潜力该有多大啊。想起《庄子 逍遥游》里的一个故事: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宋国人购进很多华美的服饰,运到越国去卖,可是发现越国人的风俗,是剪短头发,赤裸着身体,身上画着刺青,衣服和帽子自然卖不出去了。) 作者的愿望虽然很美好,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饮食偏好,这是长久形成的,简单的拿来主义恐怕不太好使。 如果,大家对“面包适合做早餐食物和点心”的观念已经接受,那么,想法子做出好吃的,快速营养餐包和慰籍空虚肠胃的点心面包,不一样很好吗?

用料

《学徒面包师》第十回:夏巴塔,面包守护神还没有出现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学徒面包师》的“夏巴塔”长这样。

步骤 2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第一次和第二次的面团,搅打后,长这样~ 第一次用了法式面包粉T65,室温30度,稀烂如泥。

步骤 3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第二次换了面粉,依然如前,室温29度。

步骤 4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第三次,波兰酵头放冰箱一夜后,从玻璃碗壁上,明显看出酵头曾经增高后又回落的痕迹。

步骤 5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前两次的面团虽然很不如意,但还是想看看烤出来会怎样。 醒发前是这样的,右边非常稀软,左边似乎好一些。

步骤 6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醒发后,体积增加了一倍的样子。

步骤 7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烤箱180度,烤40分钟,出炉后是这样的。

步骤 8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左边的截面图

步骤 9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第四次,在前几次教训的基础上,又尝试做了一次意式酵头的夏巴塔,这回减少了酵母粉量,并且水分两次加入,用厨师机将面团基本和匀后,为避免高速搅拌升温快,使面筋断裂,改用手揉面,终于得到了一个饱满的面团!

菜谱创建时间:2020-06-05 20:21:22
打开App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