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艿蒸/烤熟后去皮,装到保鲜袋里压成泥。 * 芋艿滑腻,压成泥后不易成型,可以加些面粉或者别的杂粮粉类。 ** 强调要杂粮粉,是因为加它的目的是降低黏性。所以糯米粉之类千万不要加。 *** 我加的豌豆粉,所以后面会看到成品偏绿。
辅料准备:毛豆焯水后控干;雪菜如果盐度较高,先泡半小时再切碎;口蘑洗净控干后,先一切二,再切成薄片。 * 我用的是小袋装的宁波雪菜,咸度适中,而且已经是切碎的了,很方便。
锅内倒适量橄榄油,稍微加热后,将口蘑片下锅煸炒至出汤。 * 此时口蘑体积已经不足原先一半。
锅中加雪菜翻炒均匀,加少许糖提鲜,最后加毛豆,继续翻匀。 * 如果口重,也可以再加点盐。毕竟是用来做馅料的。
把烤箱180℃预热上,然后开始做造型:取一块芋艿泥在油纸上按成小饼,再把馅料堆上去,然后轻轻按压,让馅料陷到小饼里一点。
再取一块芋艿泥压到馅料上,用手轻轻按压四周,抹平,做成小圆饼。
如果馅料备多了,可以装起来留着做炒饭或者焖饭。
如果芋艿泥备多了,可以留下少量馅料拌入芋艿泥中,压成饼状一起烤。
1. 其实我本来真的想做成球来着。人算不如天算…芋艿碾成泥后,它滑不留手! 没办法,只好加料。为了保持粗粮的整体一致性,随手把山药粉加进去,结果更糟糕——流动感确实没那么强了,但是滑溜溜的buff有叠加啊,哭! 为了不那么滑,只好再加豌豆粉进去……结果想象中的白玉色变成了青玉色…… 想象不断翻车。更别说最开始设想的“搓成小球”……想都别想。 就……按成一个个小饼饼吧,只好了。 2. 动手之前的下午,和薛公子兴高采烈地描述过“今天晚上又要厨房大探险”的计划。 叽嘹叽嘹、指手画脚,一顿形容之后歇口气,瞅着:说了这半天,名字还是你来给起吧。 公子一如既往地茫然(每次都是给听不给吃……),又是想了半天—— “芋头酥球?” [○・`Д´・ ○] 这半天白说了!怎么会是酥的呢! 芋艿不管是蒸还是烤,最后成品都应该是滑糯温软的呀! 小小地翻了个白眼之后,还是笑了: “不酥,口感应该类似糕……那就叫‘芋头不酥球’吧。” 然而,最后打开烤箱时,绝望地发现,因为加多了山药粉和豌豆粉,烤出来的真的是一锅酥……酥的……酥酥的…… 不服某人真不成。蔫头耷脑地回去汇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