粢饭糕的第一个字我一直以为读“cí”,后来才知道读“zī”,要把牙齿用力咬在一起才能发音;粢饭糕和糍粑也容易混淆,粢饭糕是咸口的,糍粑大部分是甜口的;粢饭糕主要是以糯米和粳米为主要原料,糍粑则是把糯米磨成粉之后制作的。
粢饭糕的制作很简单,将粳米和糯米按照2:1的比例,淘洗干净后,上锅蒸制;在托盘里刷上油,蒸好的糯米饭乘热倒在托盘里,加入盐和葱花,用铲子搅拌直至有韧劲。把拌匀的糯米饭压紧实,表面抹平静置或者放入冰箱冷藏;如今,很多饭店都把粢饭糕改良制作成圆形的点心,用油煎至两面金黄,迎合了大家“念旧怀古”情怀的同时,也给粢饭糕换了容颜,重新粉墨登场。
搅拌
将定型好的粢饭糕倒扣在桌面上,用刀切成像没有拆封的扑克牌大小的块,为了防止粘粘,切的时候在刀上蘸一点凉水,也有用棉线蘸水切的,厚薄均匀。
油桶改装的炉子,支上一口铁锅,倒入大半锅油,油温升高,将粢饭糕的坯子一块一块地投入,油锅里迅速沸腾了,不一会儿,粢饭糕在油锅里露出金黄色,用筷子翻几下夹出,排列在油锅边缘的铁架上沥油。
一块最纯粹的粢饭糕应该是刚出锅的那股新鲜劲儿:四个边角儿是炸得最脆的位置;色泽金黄、油光明亮、外焦里嫩,咬上一口,软糯与香脆在齿颊生芳,鲜咸适口,还有一股葱花香;最后的两个脆边角儿是最圆满的落幕,手上残留的油渍是这场欢腾的最好印记。
人与美食之间或许存在着缘分之说,当你拿起一块海安的粢饭糕,看着它那金黄油亮的色泽,品呷它那脆香软糯的口感,一口家乡的美味会在瞬间唤醒味蕾所有的记忆。这时味蕾的享受已经不再重要,唯独那份渐行渐远的情怀让人动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