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PP打开
小儿四君子汤的做法

小儿四君子汤

1.8万人浏览 2596人收藏 0人做过
APP中查看更多做法
作者: 紅媽
紅媽
长夏是最适合健脾的时节,健脾的食疗有很多,今天要专门给大家介绍一个经典名方——四君子汤。这个方子很平和,适合大多数脾虚的孩子,味道上是甜味的,容易让孩子接受。但是,用在孩子身上是需要做些许调整的,今天就和大家讲讲这个大有来头的方到底怎么给孩子用。

用料

小儿四君子汤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四君子汤的煮法,一般是全部药材煮两次然后将两次的水混合在一起。煮此汤时,加水的量要在药材克数的10~15倍左右。具体可以这样煮: 将四君子汤中的四味药加入到砂锅中,加入高出药面2~3cm的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煮30分钟,药汁分次服用。

步骤 2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针对性改善咳喘、食滞、厌食,灵活加减小儿四君子汤 由于四君子汤相对平和的特性,所以可以搭配很多其他药材,在健脾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的病症。比如比较有名的异功散,就是四君子汤的加减而成。 ● 治咳喘、健脾胃,加2克陈皮成为异功散 太子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陈皮2克

步骤 3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太爱吃肉或厌食,加山楂3克 太子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山楂3克 山楂 山楂,性微温,归脾、胃、肝经,是我国特有的果类。《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化饮食,消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山楂最典型的功效就是消积食,尤其是消肉积。

步骤 4

大便干结有食滞,加枳实或鸡内金 太子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枳实8克(或鸡内金5克) 枳实 味苦、辛、酸,性温,归脾、胃经。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功效。 鸡内金 鸡内金又名鸡肫皮、鸡黄皮、鸡胗,是指家鸡的消化研磨食物的砂囊内壁。味甘、性平,具有消积滞、健脾胃的功效。《滇南本草》中记载:“宽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结滞,肚大筋青,痞积疳积。”鸡内金主治孩子消化不良,呕吐泻痢,疳积,遗尿等症。 孩子长时间便秘、大便干结、食滞,说明其消化系统运化能力已经低于正常水平。食滞是食欲过胜或者消化不良导致的。采取四君子汤方调治时,可以加入枳食或者鸡内金。 枳食和鸡内金是具有破气消积、消食健胃的功效的,以达到增强四君子汤方药效的目的,从而使这类患儿脾胃状态和机体素质能够恢复至正常范围内。 3岁以上孩子辨证合适用,具体用法和四君子汤相同。

小儿四君子汤的小贴士

具体用法(适合3岁以上孩子) 对于一些脾虚情况比较严重的孩子: 比如长期脾虚积滞、消化不良、没有食欲、黄黄瘦瘦、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孩子,可以在消化好时将这300毫升,分成一天3次服用,连续喝个3~5天,会有比较好地改善。 对于一些明显脾虚的孩子: 上面说的一些症状,孩子有的有,有的没有,持续时间有1个月,但是不算特别长,那么这个汤方,孩子可以在消化好时先喝2~3天。 一般2~3天后,孩子会有明显地好转,这时候可以转为保健服用,减少服用频率和药量,一周可以喝2~3次,不可以超过3次,每次100毫升。 对于脾虚,偶尔积食的孩子: 可以用四君子汤作为保健服用。对于保健,除了上述煲煮以外,家长也可以将上述所有药材打成粉,用开水冲泡10~15分钟,药粉可以装到一个小茶包里,多次冲泡,小孩子不适合吃这些药材。 √保健服用煲煮的汤药,一周1~2次,每次100毫升。 √ 保健服用开水冲泡的汤药,一周2~3次,每次200毫升。 开水冲泡的药汤,因为没有经过充分煲煮,所以比煲煮的要多喝一点,但是胜在方便。而且这四种药材冲泡出的药汤是甜味的,相对其他苦味的中药来说,孩子更容易接受。 以上三种情况,均只适用于3岁以上的孩子。3岁以内的孩子,日常健脾益气,可多采用小儿推拿的方式。

菜谱创建时间:2020-06-30 20:35:46
打开App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