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看一下这个图的配方,这是我模拟的一个50%全麦粉的全麦面包配方
烘焙百分比与我们从学校学到的百分比%的概念不同,我们通常理解的百分比是指所有材料总和为100%,但烘焙百分比是以面粉(使用多种面粉,要将面粉总和计算)为100,相较对于其他材料的比例。看上图总和X=100+A+B+C+…… 其X势必会大于100,有可能是200有可能是220等各种数,这个就要看配料里面具体的数值了
原材料百分比=原材料重量÷面粉重量×100% 原材料重量=面粉重量×原材料百分比 (例如某个配方中面粉200g和牛奶100g,那么对应的百分比分别是100%和50%)
看图,是我比较常用的一款面包配方。以配方中所有面粉为总和100%(此配方中就是全麦粉的数量),分别将各个配料÷全麦粉的重量,就可以得到此配料在配方中的百分比。
那么当我们知道了模具需要的面团重量也是就X时,就可以轻松推算出每个材料的重量 举例:我手里的模具可以放入860g面团 X=860g 1.计算材料总重量与烘焙百分比的重量倍数(系数) 860/195.60=4.4 2.求出各材料所需用量: 各材料需要的重量=各材料百分比×系数 全麦粉:100*4.4=440g 香蕉:50*4.4=220g 奶粉:3.3*4.4=14.5g 白糖:5*4.4=22g ………….
总结:为什么要说这么多,讲解烘焙百分比和去计算各配料的重量呢?是因为我们手里的模具千万种,除去常规的250g、300g、450g/1000g等还有很多种模具入模量都是不同的,甚至异形模具的入模量更是少见。而对于写配方的人来说,不可能将所有的入模量的可能都罗列出来,这就需要做面包的人自己换算了。学会了上面的烘焙百分比,你就可以轻松算出最适合自己模具的分量。猛地一看可能觉得好麻烦啊,怎么又乘又除的,但是仔仔细细的看一遍就能理解,真的很简单很好用也很便捷!
现在还有个问题就是,如果我买的模具有参考的官方推荐量那就太好啦,如果没有怎么办?或者我想用蛋糕模具烤面包,怎么来计算入模量! 现在就进入第二个板块:模具容积的测量和验算
第一步:模具容积 需要算出模具的容积,容积也就是模具内部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如果是常规的模具,比如 正方形 V=边长的三次方 长方形 V=长×宽×高 圆柱体 V=底面积×高 ……..
还有一种可能是,模具并非常规形状,比如半椭圆呀,小猫咪形状
或小熊形状,车轮形状等等,那么可以在吐司模中倒满水,得出水的重量,即能得出吐司模的容积了。如果模具会漏水的话,那么就放一个塑料袋,灌满水称重即可
例如,我手里这只敲可爱的猫咪模具,是没法用数学公式来计算的,所以将模具中灌满水,得到水的重量
那么这个模具的容积就是大约1864立方厘米
第二步: 入模面团重量(平顶)=模具容积÷4 入模面团重量(山峰)=模具容积÷4×1.1 将模具的容积除四,算出来的就是入模面团的重量(单位:克)这个重量是指的制作平顶面包的数量,如果只做山峰吐司,需要比这个数量再多一些,一般我按照多10%来计算,也就是平顶入模重量×1.1倍
例如:我想做平顶的猫咪吐司,就放入约1860÷4=465g的面团。 如果想做山峰的猫咪吐司,就放入约464×1.1=512g的面团 这个465或512就是上面的面团总量X (顺便说个题外话,这个猫咪模具平顶入模量465,我使用的时候基本就按照450g吐司盒的配方了,差的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注意:其实算入模量还是挺专业的,还有个烧减率和比容积的问题,我都没算在内,主要是因为过于复杂,家庭烘焙其实不需要那么精确。再有就是我比较热衷的高比例全麦面包,并不太会像高粉吐司那样膨胀的过于夸张。
现在说一下我最钟爱的高比例全麦面包哈,能看到这里我知道你应该已经明白啦。再看看这个表格
以上面的文章为例,X=465时,系数约为:465÷195.60=2.4,那么对应的全麦粉应该为2.4×100=240g,为何全麦粉为300g??? 这是因为全麦粉无法达到高筋粉的膨胀程度,这也是很多烘焙书籍里面标明全麦粉添加不超过面粉总量的40%的原因,因为全麦粉的比例高会严重影响吐司的高度。所以我私自将全麦粉的添加量按照高粉添加量×1.25来计算,这样入模量也会增多一些,也保证了高比例全麦吐司的高度会比较美观。
现在再来说一下我拿到模具以后,都做了什么 1.倒满水,算容积 2.要做平顶:容积÷4,算出入模量X 3.入模量÷烘焙总百分比,得出系数 4.系数×面粉百分比,算出面粉总量 5.然后按照各个材料的烘焙百分比,算出各个材料的重量
听起来感觉非常复杂,一点都不想再看下去了?那么就简单点,到第二步,算出入模量X以后,直接去找我的配方。用X和我配方里面使用的模具想比较,就可以了!如果你的X是900,我的配方试用450g,直接都×2倍。如果你的X是1000,我的配方试用450g,那就都×2.22。 毕竟自己做面包,并不是做实验,体验里面的乐趣最重要,被数字弄懵了,真的想直接摔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