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虎皮大肉面7步做法
237人浏览 21人收藏 0人做过
APP中查看更多做法
历史渊源与文化传承
- 名称由来:南京回民较多,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忌讳直接说“猪肉”,加上明朝皇帝姓朱,为避讳就将猪肉称为“大肉”,所以有了“大肉面”的叫法。
- 饮食文化象征:南京大肉面是南京传统美食,体现了南京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传承。过去,大肉面是扛包、拖车等劳动人民的最爱,如今已成为南京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外地游客品尝南京美食的必选之一。
制作工艺与特色店铺
- 制作工艺讲究:通常选用五花三层肋条肉,先水煮至七成熟,出锅用酱油上色,冷却后下油锅炸至肉皮呈虎皮状,取出改刀,再放入老卤和作料卤制。面条多为爽滑劲道的手擀细面,搭配咸甜的老卤汤头,形成独特的风味。
- 特色店铺众多:如鲍姓小龙大肉面,延续了大肉浇头八寸长的特点,每天用肉300-400斤;南湖张记大肉面、刘记大肉面、一家人面馆的大肉面也各有千秋。金陵小区的小杨大肉面,用当天鲜肉,先过油再文火慢卤,肥腻感全无,鲜甜入味。
名人与大肉面的故事
- 邓中夏与大肉面:1933年,在南京宪兵司令部的监狱里,同志们拿出积蓄给邓中夏买了一碗大肉面,这成为他的告别礼,邓中夏坦然接过吃完,随后英勇就义,这碗大肉面也见证了那段悲壮的历史。
南京虎皮大肉面7步做法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1、肉皮朝下,放锅里烫一下,刮去表面脏东西,洗净。姜切片、蒜切片、大葱切段、小葱切葱花。
步骤 2
2、五花肉整块冷水下锅,加姜片、葱段、料酒,大火煮沸后撇浮沫,中火煮30分钟捞出,用牙签或叉在猪皮上扎小孔(便于出油起皱)。汤可留用。
步骤 3
3、肉块擦干水分,切半斤块,表面刷一层老抽上色,晾干备用。
步骤 4
4、锅中倒油(能没过猪皮),冷油。下肉(猪皮朝下),盖锅盖防溅,中小火炸至猪皮金黄起泡,约8分钟,捞出迅速泡冰水10分钟,虎皮纹路显现。
步骤 6
6、放入肉块,加开水或煮肉水没过肉,放糖、生抽、老抽、料酒、红曲米(可选),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40分钟,最后加盐调味。 炖好后关火焖30分钟更入味。
步骤 7
7、沸水下碱面煮至八分熟,过凉水保持筋道; 碗底放面条,浇入过滤后的肉汤,摆上切片的虎皮大肉(约1厘米厚),撒葱花、蒜末,开吃。
菜谱创建时间:2025-07-29 11:5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