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中查看更多做法
又称“轰炸东京”
1. 重庆李岳阳版本:在重庆有一家饭店叫做“凯旋归”,老板叫李岳阳,他出身“哥老会”,曾是黄埔军校团长。后来李岳阳因违抗蒋介石的命令(蒋介石命他捉拿贺龙,而他与贺龙交情很深,故意放走了贺龙)被革职,之后便转行在重庆开了饭店。当时美国空军少将柯蒂斯·李梅率领战机对日本东京展开轰炸(史称“李梅烧烤”),这一消息传到重庆。有一次,重庆防空司令处处长丁荣灿前往“凯旋归”吃饭,老板李岳阳和唐邵武一起迎接,丁荣灿兴奋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在场的人。恰好此时“三鲜锅巴”上桌,香浓热烈的海参汁浇在锅巴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李岳阳触景生情,为这道菜赋予了“轰炸东京”这个“历史性”的名字,既带动了人们的爱国之情,又让人吃美食的同时记住了这一历史事件。
2. 普遍说法版本:抗战时期的重庆常遭日机轰炸,人们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深恶痛绝。当时重庆的一些菜馆有一道“锅巴菜”,做法是将刚烩好的汤菜浇在油炸过的锅巴上,会发出“哗啦啦”的爆响。店家们借此菜的声势来宣泄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情绪,希望炸弹也能落在侵略者的头上,因此将此菜命名为“轰炸东京”。这道菜还有“锅巴肉片”“锅巴虾仁”“平地一声雷”等不同版本。
这道菜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以及对胜利的期盼,成为了一道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抗日爱国菜”。
元宝锅巴:
1. 宝应的年俗传说:在江苏宝应地区,有将元宝锅巴作为年供的传统习俗。传说以前每到农历除夕,一般人家除了在老爷柜的中间供上香炉烛台之外,还会在老爷柜的东头供上“元宝锅巴”。这是在煮“陈年饭”时炕成的一个整锅巴,锅巴口朝上放在小笆斗口上,锅巴里放满了年食饼、年糕、糟面饼和苹果,并插上碧绿的松枝,笆斗的肚皮上贴上“黄金万两”的红绿年纸。这些供品表达了人们祈求来年幸福、生活富足的愿望,也渲染出百姓家庭喜迎新年的浓烈氛围。而在二月初二过年结束之日,人们才会撤下“元宝锅巴”,但撤下的供品不会随便浪费,会在以后慢慢吃掉。
2. 乾隆与锅巴的传说衍生:传说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途经宝应县。有一次县衙经费紧张,便请当地一富商招待皇帝。富商为了给皇帝图个新鲜,准备做当地特色菜。其中就有与锅巴相关的菜品,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的元宝锅巴也被呈到了乾隆皇帝面前,受到皇帝的关注,从而使元宝锅巴的名声更加响亮(不过这个传说主要是围绕乾隆皇帝与锅巴的故事衍生而来,并非专门针对元宝锅巴)。
3. 寓意吉祥的象征传说:有一种说法是,锅巴因其形状与元宝相似,所以被人们赋予了吉祥的寓意。在一些地区,人们认为吃元宝锅巴可以带来财运和好运。年夜饭时烙一锅锅巴,并将其称为“元宝锅巴”,也是希望新的一年能够财源广进、生活美满。而且大人们在盛饭时会特别小心,不能破坏锅巴的形状,以确保其圆圆的、完好无缺,寓意着家庭团圆、圆满。
元宝锅巴7步做法的做法步骤
步骤 3
3、水、生抽、糖、盐、白醋、料酒、淀粉、番茄酱拌匀成料汁
步骤 6
6、油锅烧至六成热,加入锅巴,中火把两面都炸金黄捞出
菜谱创建时间:2024-02-05 20: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