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好食材, 图片里的配方适配28厘米正方形烤盘; 这里再给你们一个 40cm*30cm*3cm长方形烤盘的量, 大概是原方(28cm正方形烤盘)的1.75倍 卷起来的圈数会多一些, 很好看, 特别是空卷的时候, 如果卷奶油的话, 成品可能会太大... 鸡蛋(单个带壳60克):7个 玉米油:75克 低筋面粉:110克 纯牛奶:95克 白砂糖:90克 柠檬汁或白醋:25滴 正常情况下, 一个60克的鸡蛋, 蛋清在34-37克之间, 蛋黄在15-17克之间, 做一个28cm正方形烤盘的话, 蛋清我一般控制在135-140克之间, 蛋黄在70-80克之间... 还有, 如果你要做30*40长方形烤盘的量, 先确定烤箱能不能放下这个烤盘, 有一点大, 一般50升以上的烤箱才放的下...
分离蛋清蛋黄, 把蛋清放冰箱备用, 冬天冷藏, 夏天冷冻;
玉米油倒入小奶锅里用小火加热, 大约20秒就差不多了, 能看见油丝;
低筋面粉过筛到玉米油里拌匀;
再把蛋黄和牛奶倒进去拌匀; 放一旁备用; 烤箱打开预热, 上下管160度左右;
把柠檬汁挤到蛋清里;
糖分3次加进去, 用电动打蛋器打至中性或湿性发泡都可以;
确保蛋黄糊完全冷却, 不然会加快蛋白消泡, 取三分之一打好的蛋白放入蛋黄糊, 左右划三下 上下划三下, 稍微拌匀即可;
倒回蛋白盆里;
翻拌均匀;
倒入28厘米正方形烤盘里;
晃平并震出里面的大气泡;
放到预热好的烤箱, 上下管160度烘烤30分钟左右;
出炉后使劲震几下; 提出来放晾架上冷却, 这个时候不要撕掉油布;
冷却后在边缘斜切一刀;
翻过来撕掉油布;
借助擀面杖卷起来, 前面先压一压再卷, 不然成品中间可能会有空洞;
借助擀面杖往前推, 这个是素卷;
如果夹奶油的话, 就把奶油打到最硬的状态;
抹的时候朝自己肚皮的那边抹厚点, 后面的慢慢抹薄点;
依然是借助擀面杖卷起来;
放冰箱冷藏2-3小时定型;
切的时候可以把刀加热几秒钟, 切口更平滑, 特别是切有奶油夹心的;
有空试试吧~
1、掉皮-烘烤时间不足或离上管太远导致表皮太嫩,可在最后5-8分钟打开热风循环把表面吹干一点;出炉后不要倒扣,特别是你要正卷的话,倒扣会让下面产生水汽,卷的时候就容易掉皮,还有可能是空气湿度比较大,雨季的时候可用热风循环多吹会儿,但记住凡事适可而止,不要又烤的太干了;仅供参考; 2、开裂-烘烤时间偏长导致表皮太干,卷的时候自然就容易开裂,我试过即使蛋白打到硬性发泡,温度和烘烤时间合适的话也不会开裂,天气比较干燥时,冷却过程中表面盖上油纸防止风干,如果你的烤箱高温烘烤不会鼓包的话,就尽量高温快烤,因为蛋糕卷内部不宜烤的太干,否则卷起来没弹性还会开裂,吃起来还卡喉咙; 3、鼓包-温度太高,烤箱密封性太好,解决方法,降低温度,密封性比较好的烤箱,可在门缝夹一根筷子,但不能太粗; 4、表面起很多小泡泡-蛋白不宜打太硬,太硬会导致最终的蛋糕糊太稠,里面的气泡不容易被震出来,烘烤时就容易起泡,蛋糕糊倒入烤盘后可用刮刀把内部轻轻的刮一刮,把那些泡泡刮破;还有,翻拌的时候温柔点,不要把蛋白弄消泡了,不然表面会比较粗糙; 5、布丁层-原因挺复杂的,可能蛋糕糊没拌匀导致有些地方轻有些地方重,重的地方舒展不开,烘烤时就会形成布丁层;也可能上管温度太高,表皮过快凝结上色,导致温度无法穿透到内部烘烤,但表面上色比较重了之后我们就会误以为烤熟了,出炉后其实内部还没熟,这样,内部的组织结构就会比较湿润比较重,没经过有效的烘烤让组织蓬松起来定型,出炉后瞬间降温时就会回落,形成比较实的一层组织,就是布丁层了;蛋白消泡严重的话组织也会比较实,会让我们误以为是烤出来的布丁层,其实就是蛋白消泡无法膨胀起来;还有就是,你如果在温热时就把它卷起来,还没冷透的那部分组织就会被挤压到一起,这可以理解为后期人为布丁层,因为蛋糕要在足够冷透后组织才会完全定型,当然,受到重力挤压,蓬松的组织都会被挤到一起,这个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布丁层,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6、回缩-烘烤不足或烘烤过度都会导致出炉后成品回缩,出炉后一定要使劲震几下,不要手下留情; 7、我家里有好几个烤箱,每个烤箱都试过,用37-40升的烤箱时,我一般放中间层,用50升的烤箱时是放中上层的,因为蛋糕卷的内部不能烤的太干,我们需要表面上色快一点,否则里面都烤熟了表面还没上色,最终的结果就是卷后掉皮,这个时候如果再延长时间让表面上色的话,内部可能就烤的太干了,卷的时候会明显感觉蛋糕片轻飘飘的,有一种空洞感,没弹性。 以上,个人经验,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