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赞

2020年02月17日

《易經》作為遠古文化和思想現象 它最初是維護人類原始生存的…… 可隨著歷史的發展 它有了太多的變形 唐宋以後《易經 》變成了一個純粹的算卦學問 而且方式百變………
      再看《易經》方位的變化——古代上南 下北 左東 右西 而今是上北下南 左西右東
      到戰國出現了《五行》學說——金代表西 木代表東 水代表北 火代表南 土代表中 也跟原始易經方位圖對應 跟中國的地理和物候非常相符
從中古以前 直到鴉片戰爭以後 中國計時單位用的都是天干地支——干支系統 是因為天干和地支這十個和十二個從來不分離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商代十大部族輪流執政或輪流主祭祀時 大部族的工具圖騰符號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這十二個字總連在一起 唐韓先生認為是因為它表達的是一個產婦生孩子的全部過程
——一次純粹的思想探索之旅王東嶽

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