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赞

2020年01月24日

名家就是邏輯論家——把知分三個層面官能 感覺 知覺  他們談宇宙 談記憶  把知識的來源分三類叫聞(聼)説(推論)親(經驗) 把名分三類叫達(共識)類(類別)私(屬相)羅素在《西方哲學史》裡專門討論過共識與屬相 在西方哲學史2000年裡迄今都沒有討論清楚  然後他們談是非論 談邏輯推演……
      名家談邏輯論非常之細 居然把人類思維分出七種方式探討 達到極高水平 第一或(或然)第二假(虛擬)第三效(邏輯推演)第四譬(實例類比)第五侔(詞相類比)第六援(類推)第七推(歸納邏輯)
      名家跟莊子一樣 會提出很多哲學問題 卻不具備精密邏輯探討的功力而且總是傾向於盡快落實到辯是非的狀態中去  中國人有一種習慣就是人一旦學習 立即就想落實應用  真正的學問 真正的研究決不能急功近利 但凡急功近利一定流於淺薄 中國名家在農業偏於實用的文化海洋里也染上了這個惡習 ……
——一次純粹的思想探索之旅王東嶽

2020-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