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赞

桃酥

看了評論才試的,所以直接把原方糖量減少20克,味道真是太好了,沒法做得那麼好看,但是真的是快手&成功率極高&好評率高於曲奇餅。
豬油+糖+蛋,這個步驟用打蛋器打發了。
30L烤盤,300粉,每個34-35克,一盤9個,總共兩盤。

另外試了三種口味:
椰蓉味:300粉的配方,加了20克(?)椰蓉,吃起來沒有什麼香味反而口感像吃到渣,不喜歡。換成蔓越莓效果好很多。

奧利奧味:
第一次:300粉的配方,粉換成280麵粉+20克細麥麩,豬油+糖+蛋打好後加入60克奧利奧攪打幾圈。加鹽1克。至少冷藏24小時,我冷藏了3-4天,整型後回溫了再烤,才會酥+延展性好。值得一試。初二15攝氏度左右,麵糰挺乾的,烤完口感偏向硬餅,酥度減弱。巧克力味烤完同原味一樣酥。
第二次:減油 增蛋
豬油145 鹽2 綿白糖120 打發
分兩次加入蛋液55 打發
加入奧利奧60 打個1-2圈
麵粉300 小蘇打2 不加泡打粉  28克*24塊 30L兩盤
沒有原味那麼那麼酥 但也一樣會酥 不會硬
入口就是蛋香味 以後就用第二次的配方了
室溫15攝氏度感覺都不需要冷藏
冷藏24小時變乾+硬 拿出來反而不好操作了
回溫了4小時烤的 烤的時候會大一點

巧克力味:剩下豬油176克
豬油176 綿白糖145 鹽一丁點 蛋45,打發後加入切碎的巧克力40克拌均勻(65%巧克力幣,切成小塊,一部分塊狀一部分很碎)
麵粉330,可可粉20,小蘇打6,泡打粉2
初三25攝氏度左右(就是這麼多變),麵糰跟之前做的原味桃酥麵糰差不多。
2盤,總共24個,每個約30克,至少冷藏24小時,整型後回溫了再烤,才會酥+延展性好。
入口是可可粉的細微苦味,接著是黑巧的香味,最後是桃酥香。

試了十多斤餅,過山車一樣的天氣,
豬油凍得比較硬的時候(得用湯匙挖的程度),不好打發,麵糰比較乾。成品延展性一般。
豬油像奶油一樣軟綿綿的時候(刮刀可輕鬆刮起),很容易打發。成品延展性好。
同樣軟綿綿的時候,室溫15攝氏度左右,麵糰挺乾的。25攝氏度左右,麵糰油油的,壓到沒看到乾粉了,會比較濕黏。
麵粉+蘇打粉+泡打粉沒有過篩,簡易麵粉篩難用,買來就閒置了。
先倒入一半粉+蘇打粉+泡打粉,用湯匙拌幾下。再倒入剩下的粉,用湯匙上下左右翻拌。

2019-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