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2016年6月5日
运动会所感,关于竞争意识(图为二妹与好朋友分享她的橡皮😄)。运动会不免会有比赛,二妹的班级老师安排的比较好,弱化名次,鼓励参与。有两个项目,二妹都是和同一位小朋友S(以下称之为s小朋友)一组,第一次同时到达,第二次二妹快一些。在第一项比赛结束后,S气冲冲得跑到前面说:是我赢了!你输了!二妹说:我们是一起赢了。接下来,第二组比赛,家长参与,我们赢了。下场后,S表现十分焦虑,不断打着自己的头说:我是笨蛋!为什么我没有赢?我就是笨蛋!”我赶紧拉着二妹默默走开了。
这个“我不能输”的现象应该在国内很普遍。现在的大人,要想让孩子长大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就拼命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拼命给孩子灌输争第一,要做就做最好的思想。
今天S的反应,其实很直接看到一个问题,就是过度竞争是会破坏孩子之间的合作能力。这位小朋友我观察了一下,的确当时对二妹耿耿于怀,带着仇恨和委屈的小眼神(不知日后会不会影响二人关系)还要在言语上一争高下。回想起自己小学的时候,的确有某个同学因为数学成绩好,被别同学拿剪刀剪了耳朵的事件。人生活在社会中,合作能力的重要性某种角度来说,可能有时候还会大于竞争力,而合作能力的基础是友善、诚实、宽容等等。所以想要培养孩子的竞争力,首先要培养好他的品行,这样才能打下合作的基础。可现在的情况是,几乎从幼儿园开始,孩子的一切活动就是以竞争为目的,哪怕是玩游戏,都会出现以赢为目的的情况。你这种持续不断的竞争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怎么指望他长大了就有合作能力?可能对小伙伴都是心存仇恨的吧?没有合作能力的人,竞争力又会怎么样呢?所以说,想让孩子获得真正的竞争力,就不要从小强调竞争意识。竞争力是需要内在积蓄力量的,而不是这种参加活动之后输不起的挫败、沮丧甚至发狂,久而久之,由于“输不起”的孩子在焦虑的氛围下成长,处理不了压力,只会变得越来越无力、自卑,或者走向叛逆。养育心灵富足、接受并喜爱自我(当然不是自恋)爱的能量充沛,能与他人合作,关爱他人等品行,才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午餐•2016年6月5日##成长语录#
2016-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