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PP打开
我家的传统客家艾糍、黄糍的做法

我家的传统客家艾糍、黄糍

43.5万人浏览 8590人收藏 128人做过
APP中查看更多做法
作者: callmejiao
callmejiao
糍是客家传统美食,为什么说我们家的呢,因为客家人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在艾糍的做法上有些许区别,而我们家这边的是这种水滴形的。吃过其他客家朋友分享的糍,也吃过一些客家菜馆的糍,但我始终最钟情于妈妈和奶奶做的这款。适逢清明时节,艾草生长旺盛,食材丰富,妈妈和奶奶又做起了糍,所以特意建立这个菜谱,以纪录我们家这一种传统美食,纪录这一种家人特别喜欢的食物,纪录这一种情怀。 糍有咸馅和甜馅,没有使用艾草做的是咸馅的黄糍,使用艾草做的是甜馅的艾糍。 开始介绍我家的传统做法,彷佛在捏陶瓷般的手艺。

用料

我家的传统客家艾糍、黄糍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艾糍的甜味馅料: 花生米炒熟去皮碾碎,黄片糖刮成粉(颗粒大影响口感),加入少量芝麻混合,比例按各人口味调整。

步骤 2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黄糍的咸味馅料: 家里常吃的组合有两种,这次做的是芥兰头、沙葛、木耳、豆腐泡切丁,与肉末和少许葱末混合,豆腐泡也是少许即可,用花生油炒熟待用。 家里常做的咸味馅料组合还有笋和肉末,鲜笋或笋干都可以,一样需要切丁炒熟。

步骤 3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揉面团: 糯米粉有干粉和湿粉之分,家里这次用的是亲戚用湿糯米打的湿粉,艾糍和黄糍各用了两斤半的粉。

步骤 4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介绍下灰水(如果没有可用碱水代替): 食用灰水是某些植物烧灰制成的天然碱水,没有灰水的糍不是好糍。

步骤 5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艾糍的面团: 艾糍的面团需要煮艾,取嫩艾草,洗净,灼水杀青就捞起用凉水洗两遍,祛涩味。

步骤 6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煮艾草: 将杀青后的艾草加入适量水熬煮,水不超过艾草,大火烧开后加入一点灰水转中火熬煮(家里这次是两斤左右的艾草加了50ml左右的灰水),不时搅拌下,不需要盖盖子,直至艾草叶子轻轻用手一揉便化开即可关火。

步骤 7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趁热将煮好的艾草捞起揉面,如果感觉面团太干,可以加入适量熬煮艾草的水,面团揉开后,再加一点灰水揉面(按这次的比例是50ml不到)

步骤 8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揉好的大面团忘记拍了,给大家看个小的,色泽是不是很漂亮,完全手机拍摄并且没有任何修图。

步骤 9

黄糍的面团: 比较简单,如果使用湿粉则是炒干一点,加入灰水直接揉面,家里这次大概用了两斤半湿粉,350ml灰水; 干粉的话则首先使用开水揉面,开始的时候大家小心烫手,很快会凉下来的(说到这不得不感谢妈妈的双手),注意不要一下加太多水,还要加灰水的呢。 揉面需要力量,有力道揉出来的面团才会有劲道,这个需要看个人手感把握,如果自己拿不准的话,有个检验的小窍门,就是捏一点点放去开水里煮熟尝尝口感。

步骤 10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开始捏陶瓷般的手工活了: 面团图中的小面团,是一个糍的大概用量,在双手手心反向回旋揉成上图的陀螺形。用拇指沾点花生油在顶端按压一个小坑。

步骤 11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像这样一手转动面团,一手不停的往里捏。(妈妈的手是摘了艾草弄得黑黑洗不掉)

步骤 12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往里捏,上窄下宽。

步骤 13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像不像郁金香?

步骤 14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口要稍微薄点。

步骤 15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艾糍的皮要做得比黄糍的厚些小些,因为糖馅多了会腻。

步骤 16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盛入馅料。

步骤 17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一手托住底部转动,一手虎口轻轻将面皮的口往回收。

步骤 18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口部收紧的后期手势,手指渐渐下压。仿佛在捏陶瓷。

步骤 19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成品特写。

步骤 20
纯奶手撕吐司的做法 步骤1

烧一锅水,水开了以后,直接将糍下水,量多需要分批;煮至糍都浮起来再煮一会就可以出锅了,不用太久。装糍的盘子先刷一层油防止粘底。

我家的传统客家艾糍、黄糍的小贴士

1、馅料一定要在揉面团前准备好,不然面团就会硬了。 2、揉面要有劲有劲有劲。 以下集中回答比较多人问的一些问题: 1、什么是灰水/碱水:与其问这是什么,我建议大家直接去自家附近的菜市场问卖菜的阿姨哪里有卖,一般在比较老的菜市场就能买到。 2、什么是杀青过冷水:杀青是我们家比较本土的说法,就是焯水之后,用冷水冲一两次。

菜谱创建时间:2016-04-04 23:22:48
打开App收藏